元宵節到啦!今天,我們聊聊元宵和湯圓那點事
發布:2019年2月19日 修改:2019年2月19日 所屬分類:醫院新聞 訪問統計:214
春節剛過,元宵又將至。元宵節,又稱上元節、小正月、元夕或燈節,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,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后一個重要節令。
賞花燈、猜燈謎都是這一天的傳統習俗。當然,也少不了傳統美食。元宵節的主角食物是湯圓或元宵,包含著團圓、美滿的美好寓意。而小小的一顆湯圓或元宵,卻也可以給我們的健康帶來影響呢。那么應當如何巧吃元宵和湯圓,健健康康過完年呢?
元宵節的特色美食當然是北方的元宵、南方的湯圓。兩者的原料相同,都是糯米為皮,加以各種餡料,但制作工藝略有不同,元宵是“搖”出來的,湯圓是“包”出來的。
從營養上看,糯米因含有大量的支鏈淀粉,因而具有消化速度快,但消化不完全的特點,過量食用容易引起消化不良,產生胃酸過多,會引起積食、腹脹、腹痛等癥狀,尤其對于兒童、老年人及脾胃虛弱者,由于胃腸系統功能不完善,食用過多會加重胃腸負擔,因此一定要適量。
而且,糯米在胃中主要是物理磨碎,消化的主要部位在小腸,因而如果進食太多糯米,會導致胃動力減弱。溫度對于糯米的消化吸收也有影響。在加熱狀態下,糯米會相對更容易消化,因而放涼的湯圓最好不要吃。
如今,湯圓或元宵的種類不斷創新、日益繁多,為了符合制作工藝的要求和增加口感,元宵湯圓的餡料大都含有較多的糖和油脂,除了傳統的豆沙、花生、黑芝麻等外,還有水果、巧克力、鮮肉等等選擇。
這些餡料都有一個共同點,那就是含有大量的油脂和糖分,所以熱量很高,吃得過多也容易長胖,為“逢節過年胖三斤”做了貢獻。
食用元宵或湯圓最好在早上或中午,易于消化,并盡量用水煮的方法,不要使用油炸,以免增加能量攝入。
對于控制體重的朋友來說,是不能多吃的。如果吃應當控制在一到兩個,同時減少其他主食的攝入量,注意搭配蔬菜等高纖維食物。
過多進食湯圓還可以使血糖快速升高,而且大量飽和脂肪對血糖控制也有不利影響,還有升高血脂的風險。對于需要控制能量攝入的人群,可以通過外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選擇能量稍低的品種(附表為幾種湯圓的營養成分比較)。
從營養成分表可以看出,無糖黑芝麻湯圓盡管用木糖醇代替了白砂糖和葡萄糖,但由于本身的外皮主料是白糯米粉,又添加了淀粉,所以總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并不低。因此,糖尿病患者不適宜吃湯圓。
在食品安全方面,值得注意的是幼兒及存在吞咽問題的老人在吃元宵湯圓,尤其是小個頭的元宵湯圓時,還要注意細嚼慢咽,不要囫圇吞入,避免嗆入氣道,發生窒息。湯圓外皮粘性高,兒童吞咽反射尚未發育完全,而老年人口腔、咽喉肌肉活動減弱,都容易發生卡喉的情況。
因此,老人和小孩在吃湯圓時一定要小心,不要一口吞下,而應分成小塊進食,最好在家人的看護下進食,吃的時候不要玩鬧說笑,以防意外。
元宵湯圓所含的營養成分較單一,除碳水化合物、脂肪(產生能量)外,其他營養素含量很少,因此不宜將元宵湯圓作為正餐食用。
對于身體健康的人來說,湯圓可以吃2~3顆?梢栽谟貌椭虚g吃,相應減少其他主食的食用量。避免餐后酒足飯飽再進食湯圓,導致熱量超標。要注意與粗纖維食物搭配,而不宜同時進食油膩的食物,也不宜將湯圓油炸,以免給腸胃造成更大的負擔。
相較于可速凍保存的湯圓,元宵大多是現做現賣,不易保存,在購買元宵時應選擇正規商家,并注意保存條件和時間,如保存不當,在煮制時會出現發紅的情況,這其實是由于糯米粉污染了霉菌,在保存溫度過高時大量繁殖,水煮后便呈現出紅色。一旦出現這種情況,說明元宵已變質,不能再食用。
無論是元宵還是湯圓,都寓意著團團圓圓、和和美美。除了美好寓意外,吃一口都是軟糯Q彈,甜香滿口,因此深受大家的喜愛。但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,美物不可多食,尤其在逢年過節時,更要注意飲食營養和食品安全。